一、教案的内涵
教案是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,结合学习者实际特征,对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活动程序等要素进行的设计与安排。
二、教案编写原则
1.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。教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设计,认真钻研教材,并根据社会需求、学科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。
2.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标准学时分配为基础。教案主要是按讲授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编制,可以一次课、一节课或一章节编制一个教案,主要解决教什么、怎么教的问题。
3.编写教案应符合科学性,富于独特性。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,教案要有所区别。如同一授课内容,专业不同,则授课内容和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,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。
三、教案编写内容
一次课或一节课的教案内容原则上应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、教学过程、教学后记等方面。
1.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,明确本节课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目标定位,包括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等具体目标;教学目标表述要清楚、明确、具体,具有可操作性,体现出目标要求的差异化。
2.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应找出本次课的重点、难点及关键,并确立突出重点、克服难点、抓住关键的方案。通过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,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。
3.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,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,灵活采用讲授法、项目教学、情境教学等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。教学内容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,强化课程育人;要设置合理,科学安排进度,突出重点,讲清难点;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,注重启发式教学,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促进学生积极思考,激发学生学习潜能。
4.教学后记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,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,为下一轮课程的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。教师每讲授一次课之后,应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、补充或者重新编写,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。
四、教案编写模版(见附件)
教师可按模版设计教案,也可以根据学科和课程内容特点形成自身特色,但应包含教案的基本内容并进行教学设计。
附件:教案模版